百名校长话改革 | 迎接新高考 奋进正当时

来源: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   发布日期: 2025-03-19T17:24:18   浏览量:

2025年是河南新高考落地实施之年。为全面展示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经验成果,我们特别推出百名校长话改革专题,邀请全省百名示范性高中以及本科高校负责人聚焦高考综合改革,谈认识、话体会、聊经验、谋发展,用篇篇文章呈现改革智慧。快来一起品读佳作,来一场思想碰撞吧!

 

迎接新高考  奋进正当时

原博爱县第一中学校长  焦国利

 

博爱县第一中学是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创立于1951年,坐落在太行山脚下,青天河之滨。这里林木葱郁,这里书香满园,这里是学子求学的知识净土,这里是教师发展的精神家园。“汲翠竹气节写人生情怀,传播博爱精神做阳光事业”,这副办公楼前的对联,正体现了学校建设发展的方向。

学校积极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坚持“立大志、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育人目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兴科研,推名师,持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立德树人,致知力行,努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让师生在共同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和谐发展。

一、立足高考改革,大胆探索实践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致力新课程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践行新课程标准和理念,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管理与指导,科学建立基于新高考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构建科学化、民主化、精细化的管理运行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秉承“立志、崇实、尚雅、担当”的校训,弘扬敬业乐业、致知力行的学校精神,深化改革,持续创新,探索和积累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先进经验,积极打造区域性教师发展高地,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立德树人,培育英才。

深化教育改革,践行课标理念。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坚持学校“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从课程育人的理论角度和思想高度来执行课程、开发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施提升计划,打造发展高地。建立一支政治思想正确,工作作风过硬,基本功扎实,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育树人,关爱学生,终身学习的教师队伍。实现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课程观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创生者、开发者,教学的研究者,加强教师培养,实现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

开展校际合作,构建网络平台。积极与全国知名高校、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国家级、省级名师等建立合作关系。学校是“中国语文教育学会研究基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实验基地”“中央教科所教育课题实验学校”“全国语文策略研究课题实验基地”“武汉大学优质生源基地”“西南政法大学优秀生源基地”等,积极开展合作,打造区域性教师发展高地。

打造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师发展平台,依托学校联合名校开展的“道远课堂”,建设具有较强选择性、实用性的教育教学资源库,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师之间互动交流、经验共享,为教育教学提供有效支撑。 

加强文化建设,树立名校品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扬学校“求真务实、敬业乐业”的教风以及“勤学好问、多思进取”的学风,持续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师生不断进步,努力打造一个师生和谐发展、人文素养高、社会满意度好、教育质量优良、管理富有特色、文化氛围浓厚的可持续发展的名校。

二、科学有效管理,致力课堂改革

一流的教师撑起一流的学校,一流的学校打造出一流的教育。学校长期以来心无旁骛,务实重干,科学有效管理,致力课堂改革,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得到长足发展。

开展教研活动,致力课堂改革。学校坚持以学科组为单位召开学科经验交流会,指导本学科教学和教研工作,致力课堂教学改革,强力推进6+1”高效课堂模式,持续不断开展“交流课”“达标课”“示范课”等比赛,举办“高效课堂同课异构大赛”等教学活动,通过听评课等多种方式,结合学校实际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促进整体教学成绩的提高。此外,还举办粉笔字比赛、共做高考题、青年教师达标课等活动,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强化过程管理,提升业务能力。学校制定了每周、每学期校本研修活动计划,保证充足的校本教研时间,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督促,保证研修活动有效进行。按工作分工要求,与年级结合对教师的业务工作进行不定时、不定内容的全面检查,及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反馈到年级,并适时全校通报。每天上午、下午教导处不定时检查课堂教学情况,及时反馈查课中发现的问题,提醒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

科学评价用量化,成绩数据变效益。学校对全体教职工进行量化考核、科学评价、民主监督、奖惩并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和教学成绩量化积分制,加强备课组和班集体捆绑评价,向备课组要分数,向班集体要人数,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每次大型考试过后,教导处按学校制定的《教学管理评价方案》对教师、班级、备课组、级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算出各位教师、班级、备课组、级部的量化积分,充分显示各位教师和各个教学单元对教学成绩提升的贡献率,让评价带来效益。科学的量化评价让各班学科教师的用力更加集中有效,备课组成员由原来的竞争对手,变为合作伙伴。

三、创设发展环境,改革初见成效

学校积极创设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与环境,营造促进教师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集教学、学习、研究于一体的教师专业工作方式,大胆探索实践,以人为本,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发展,对教师工作给予大力支持,设立教师发展中心办公室,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学校提供教师专业发展书籍资料,供教师学习,为培养学生提供了强大的师资力量。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学校从时间和资金方面,支持和鼓励教师的外出研修活动。聘请名师每周末到校对学科教师进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养。长期以来,学校积极主动学习衡水中学、郸城一高、长垣一中等名校的教学管理经验,引入外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共享集体智慧。

开展“一课一研”,打造高效课堂。学校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科备课组的教研活动不放松,全校各年级定时进行一课一研,每天抽出一小时时间坚持开展教研活动。完善教学设计,营造“同研共学,以研促教,教学相长”的教研氛围,教师队伍能力和素养提升显著,教育教学质量节节攀升。

实施“青蓝工程”,培养青年教师。鼓励教师走“教学、科研、深造”的名师之路,对青年教师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名师的“传帮带”,使青年教师一年合格,三年优秀,五年成骨干,八年成名师。落实各项要求,确保课堂教学堂堂高效,节节优质,促进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

开展课题研究,提高理论水平。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形成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合一的教师专业工作方式。通过课题研究,增强教师深入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理论水平。

近年来,学校及教师载誉颇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获评河南省教师发展学校称号,张云枝老师获评中原名师,张云枝高中地理工作室也成为教师发展的区域性高地,积极开展各种学科活动,师生均受益匪浅。

“一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在教育的新征程上,博爱一中将会在新高考目标的指引下,致力学校建设,敬业乐业谋发展,同心同德树品牌,推动教师发展,培养时代英才,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教育力量!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