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是河南新高考落地实施之年。为全面展示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经验成果,我们特别推出“百名校长话改革”专题,邀请全省百名示范性高中以及本科高校负责人聚焦高考综合改革,谈认识、话体会、聊经验、谋发展,用篇篇文章呈现改革智慧。快来一起品读佳作,来一场思想碰撞吧!
从“育分”到“育人”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推进学生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温县第一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王 娟
2025年是河南省高考综合改革落地之年。根据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将实行“3+1+2”高考模式,采取“两依据一参考”的普通高等学校录取原则,到2025年初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一、新高考,新导向——形势与认识
基于我校“高品位育人,高质量发展”的办学理念,我认为,新高考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科学选拔人才、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导向和广阔的空间。
从教育实施的角度看,新高考“3+1+2”的模式,大大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更适合的考试科目组合;推出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将其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让高校从依赖高考分数向通过综合评价选拔高质量学生转变。这些都促进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个性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为其幸福人生奠基。
从高考选拔的角度看,新高考基于“科学选才”的社会发展需求,从“以考定教”向“以标定教”变化,在新的考试命题下,过去作为终极考点的基本知识、基础技能,已经降低身段,成为命题人眼里的“必备工具”,而关键能力、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则成为考查的重心。同时,配套高考科目设置变化,改革高校录取专业设置、录取批次的方法,逐步打通大学与高中的人才培养连接通道,使学生合理规划,探索自我。
从志愿填报的角度看,新高考淡化了对高校“层级化”的认知,淡化了对“名校”的单一追求,不唯分数、名校、学历,对学生而言,专业选择既要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又要与国家、时代的需要相结合,而不是将能否进名校和热门专业作为唯一标准。故而,高质量地服务科学选才,是新高考的重要导向。
二、新机遇,新希望——思路与举措
温县第一高级中学始建于1951年,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励志、勉行、诚信、报国”的校训精神,近年来,学校不断创新办学理念、健全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单位”“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师德师风先进校”“河南省武术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等百余项荣誉。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新形势下,学校一手抓住罗盘,把握前进方向;一手握住宝剑,深挖内部增量,以拔尖筑峰的攀登姿态推动高考综合改革。
(一)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一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学校制定了《选课走班教学实施方案》,编制《选课手册》《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等材料。在高一年级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做好科学选课和生涯规划。二是立足学生求知需求,开发学科拓展课程。在保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不断研发并优化校本课程。此外,开设多文本阅读课程,将教材与多文本阅读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三是凸显当地文化特色,开设太极拳教育课程。将太极拳教育与体育课教学、课间操进行整合,凸显温县作为太极拳发源地的当地文化特色。四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成立了“温县一中学生成长发展中心”,现有专职教师3人,通过专业培训取得资格证书的兼职教师57人,面向全体学生每月开设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心理咨询、心理知识板报等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加快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有序推进全学科选课走班模式。学校将生涯规划指导和学科学法指导贯穿选科始终,借助多次考试成绩数据为学生进行学业能力分析,多次摸底进行选课模拟,优化数字化排课系统,合理编班排课。二是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三动”课堂模式。加快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实现教师由“教学”到“教学生学”的思想转变,不断完善学生“自主成长”的内驱式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规划、自觉发展”的能力。三是多部门联动发挥活动的强大育人作用。设立德育工作室、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道德讲堂,全方位实现家校协同育人。开展戏曲、足球进校园活动,开展怀菊花种植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创办武术、日语、播音、书法、绘画、手工等社团,让学生在多元素激发中开阔视野,从而提升学生跨文化素养。四是持续搭建学科教研管理平台。每天上午第三节课在学科组内部进行一课一研活动,实施优秀教案共享制度,各学科优秀教案和课堂实录等实现资源共享,供教师们借鉴使用。此外,围绕“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主题,学校引导、鼓励各学科教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现已基本形成了校级课题、市级课题、省级课题的课题研究梯队。
(三)探索综合评价模式
一是积极转变考试的观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坚持考试形式的多样性,实现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并存,全面评估学生整体状况和综合素质水平。二是不断改革考试的内容。与新高考接轨,侧重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三是探索改革考试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校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对学生起到诊断、反馈、强化学习和激励促进的作用,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历程等信息,起到教学过程的监控、反馈、补救和改进的作用。
在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持续追寻改革方向,深化剖析育人细节,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成长与飞跃,为建设教育强国而奋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