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是河南新高考落地实施之年。为全面展示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经验成果,我们特别推出“百名校长话改革”专题,邀请全省百名示范性高中以及本科高校负责人聚焦高考综合改革,谈认识、话体会、聊经验、谋发展,用篇篇文章呈现改革智慧。快来一起品读佳作,来一场思想碰撞吧!
锐意改革,积极进取,为教育现代化积蓄力量
修武县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苗杰
“时代在变,教育必先行。”在知识爆炸、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高考制度已难以满足国家对多元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新高考的实施,为我们指明了通往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新方向。目前,新高考已经推行两年。在这两年里,我校积极探索和创新,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支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经验与做法
完善师资力量,补足硬件设施
师资水平是制约新高考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适应新高考需求,学校制定了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积极引导教师跨学科教研,并做好三个结合:全员培训与梯级培训相结合,专家培训与教师自我培训相结合,教学反思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严格按照省级相关部门要求,积极开展新高考的相关培训。制定《修武一中年度名师遴选方案》,培养一定数量的焦作市名师、河南省名师、中原名师。坚持开展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建设青蓝工作室,搭建教师发展平台。通过师徒结对,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开展读书分享会、教学技能大赛、汇报课、教师业务考试、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教学活动,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重点培育好班主任队伍、学生生涯规划发展指导教师团队和管理团队,探索与新高考相适应的教师绩效评价和学校管理机制。加强学科组专业化建设,从知识管理、特色建设,以及信念作风建设等方面,以备课组文化建设为抓手,从教学研究、团队建设、业务学习等方面提高专任教师整体素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在硬件设施方面,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常规实验室;其他功能教室也正陆续建设,如通用技术实验室、科技创新实验室、生涯规划指导中心等功能教室。学校为每个教室放置书柜,购置图书,每个班级设立图书角,能够满足学生日常阅读需要,满足新高考实际教学需要。
强化德育工作,让学生既成人又成才
加强师生“励志教育”,师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常态化,全方位、全体式、全时段抓师生行为习惯养成。
强化思政课主体地位,引导师生激发自身内驱力,使全体师生在工作中保持“心流”状态。
加强劳动教育,充分利用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开设劳动课,开展社区服务、家庭生产生活劳动、社会劳动等。通过劳动教育让孩子懂得幸福生活是基于辛勤劳动之上的,激活孩子们的创造力,唤醒孩子的生命力。
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学校建设,大力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探索提升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方式变革。
开展各类德育活动和社团活动。通过成人礼、远足、传统节日庆祝等活动,创建健康、安全、快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围绕提升学生学业成绩这一目标,开展社团活动、学科竞赛、体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重视心理安全教育,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并配备了功能齐全的硬件设施;开展各类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活动,为同学们减轻压力,帮助其轻松学习。
课程设置多样化,评价体系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发展素质教育,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校加强对新教材新高考的研究,在选课走班、生涯规划等方面成立专项突破组,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强化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以“6+1”课堂教学模式为规范,真正落实让学生会学的目标,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创建自主、合作、质疑、探究、宽松、民主的课堂文化,从而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把科学的观念、思维和态度责任,以及探究科学的能力融入学生的心智成长中,使学生能够“知行合一”,塑造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动手探究科学的能力。
重视校本课程的研究,各学科教研组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学宗旨,充分利用云台山地质公园、修武产业集聚区、叠彩洞党性教育馆、焦作市作家协会等本地资源,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内容,立足学生实际,在学科实践活动中针对不同年级开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把校本课程的作用发挥出来,加强师生实践探索意识,引导学生在学科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家国情怀、人文思想和综合能力,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加强体音美课程建设,开设篮球、羽毛球、足球、硬笔书法、动漫、剪纸、橡皮章雕刻、竹笛、巴乌、葫芦丝、箫、舞蹈、歌唱等课程,把体育、艺术走班教学落到实处。切实开展师生体育艺术节活动,提升师生参与度。在体育高水平运动员、美术尖子生方面加大投入,力争使学生的体育艺术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陶冶道德情操,涵养艺术情趣,提高科学素养,锻炼强健体魄,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学校现有“暖城文学社”“行知研学社”“数模星空社团”“校园之声广播站”“校园说法社团”“弟子规话剧团”等20多个优秀社团,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二、困惑与问题
我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部分学科教师年龄结构失衡。随着新高考的持续深入,学校需要足额配备教师,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师培训,引导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进行深入学习。
新高考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尽管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惑与问题,但我们仍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坚定的步伐,迎接这场变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2035年教育现代化积蓄力量,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