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是河南新高考落地实施之年。为全面展示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经验成果,我们特别推出“百名校长话改革”专题,邀请全省百名示范性高中以及本科高校负责人聚焦高考综合改革,谈认识、话体会、聊经验、谋发展,用篇篇文章呈现改革智慧。快来一起品读佳作,来一场思想碰撞吧!
武陟县第一中学的高考综合改革
武陟县第一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高洪涛
高考综合改革是一次影响广泛的革新,旨在通过改革考试内容、形式和录取方式,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高考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取消文理分科、增加选考科目、调整考试科目权重、实施综合评价招生等。这些改革措施旨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增加学生选择权,让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专长来选学选考,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这些改革也促进了高中多样化办学,带来了高中课程安排、班级组织方式、教学形式等方面的显著变化,推进了高中课程改革。
高考综合改革还促使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以及减缓学生的考试压力。
高考综合改革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文理交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推动教育公平,以及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人才培养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高校在招生录取时,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择优录取的招生录取机制。综合素质评价通常包括学业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评价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为统筹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和育人方式改革,全面提升我校办学品质和育人水平,在深入调研、广泛咨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多方面多维度的开展各项改革,全面实行高考综合改革。
一、课程体系建设:
(一)学制和学时:学制为三年,每学年教学时间 42 周,每周 36 学时,每学时按 40 分钟,每学年分两学期;
(二)课程类别: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构成。其中必修、选择性必修是国家课程,选修为校本课程;
(三)武陟一中近几年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改革和尝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国家课程,以及校本课程。
2.丰富社团活动课程
校报记者社团、校园之声、河朔声乐社、线之韵美术社、辩论社、天风文学社、志愿服务社团等社团课程。
3.社会实践活动课程:
(1)高一、高二寒假。
主题: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一项家乡文化建设。
(2)高一、高二暑假。
主题:村、街、社区义务志愿者。
(3)学期内参加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劳动
我校在校园西南角建设 15 亩生物学科实验基地和劳动实践基地,基地由“四大怀药 ”种植展示区、粮食作物间作套种展示区、生物实验材料种植区及杂交育种实 验区组成。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实践,培养实践能力。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1)高一年级,每周一课时。
(2)学生心理辅导协会咨询活动课程。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投资装配了心理咨询室、沙盘游戏室、情绪宣泄室。同时学校有专业心理教师2名,平时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心理专题讲座、心理知识板报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育教学改革:
1.实施自主管理,践行责任担当
为了将学生的责任担当落到实处,学校实行学生自主管理,首先打造三驾马车:行政管理团队、学习小组团队、学科科研团队,三个团队各司其职。通过打造“三驾马车 ”,为班级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并通过自主管理,让学生践行责任担当。
2.深入开展“学课标、研课标、讲课标 ”活动
组织全体一线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准确理解与把握课程性质、理念,明晰课程目标,了解课程内容与高考方向,熟知课程实施要求。在内容上,依据新理念讲体会,结合认识讲心得,结合教学讲改进;在层级上,在学科组讲,在学校讲;在组长和教师层面上,组长要率先讲,骨干要示范讲。
3.改革常规课堂,推行 6+1 高效课堂。
各年级各学科组依据“导、思、议、展、评、检 ”六个环节,强化集体备课,优化教材内容,确立准确的教学目标,提炼明确的学习重难点,将课本知识问题化、具体化、层次化,细化每个教学环节,精选精编每一道检测与练习题,规范编制导学提纲,使之成为同学们高效学习的路线图。
4.强化集体教研,提升教学质量
(1)坚持每天一课一研,时间:上午 9:30——10:10,地点:年级学科备课室,备课组长负责,老师们对当天的上课内容进行课前研讨。
(2)每周进行一次周课统研,时间 2 个小时,老师们提前一周对下周的教学内容进行研讨,有主备人,其他老师补充,最后形成统一的导学案。
(3)推行同课异构展示课,要求同学科教师参与听课,做好听课记录,会后教研室检查听课笔记评选等次。课后,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不低于3人进行评课,提出改进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讲课内容按照高效课堂要求进行评价打分,会后教研室收评价表和评课活动记录表,统一存档。
三、考试评价改革:
1.导师过程寄语,评价引导
为了时时关注学生的阶段性成长,我们对学生的管理实行导师制。每周学生在《学习档案》上写下“上周总结及想对导师说的话 ”“本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措施及具体实施办法 ”交导师批阅,导师根据学生的讲述和近一周的各方面表现,导师给学生写下评语和建议。
2.班主任期末评语,强化教育功能
班主任平时要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期末再根据学生自评、互评、其他教师提供的信息及继续观察积累的情况,形成学生的期末评语。
3.表彰多样化,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为了更好地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在学期表彰中,设立“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纪律之星”“劳动之星”“锻炼之星 ”“礼仪之星”“孝星”等奖项,多角度评价,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四、师资队伍建设:
1.强化师德建设
(1)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定期进行集中师德师风理论学习。
(2)学校在年度考核、评优、职评等方面严把师德关,师德师风一票否决。
2.加强教师培训
近几年,学校非常重视对老师们的培训,除了组织好国培和公需课等全员培训外,学校还组织老师们参加有关“新课程、新教材”的线上和线下培训。同时还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加强老师们的外出交流学习。
3.鼓励教师参加名师培养
学校为优秀教师创设学历进修、自行进修,课题研究以及各种专题性、研究性学习进修的条件和机会,支持科任教师朝专家型方向发展。总之,虽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但我相信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在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一定能尽快适应高考综合改革,为2025年新高考取得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