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校长话改革 | 以高考综合改革推进育人方式改革

来源: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   发布日期: 2025-03-12T18:57:49   浏览量:

2025年是河南新高考落地实施之年。为全面展示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经验成果,我们特别推出“百名校长话改革”专题,邀请全省百名示范性高中以及本科高校负责人聚焦高考综合改革,谈认识、话体会、聊经验、谋发展,用篇篇文章呈现改革智慧。快来一起品读佳作,来一场思想碰撞吧!


以高考综合改革推进育人方式改革

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校长  沈耀峰

高考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改革,承载着广大考生的美好期盼,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对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作为省级示范性高中,立足县域高中实际,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考综合改革推动育人方式改革,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不再紧盯“分数”,而是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育人方式转变之路。

一、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

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全校学生集体唱国歌,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建立高标准国旗护卫队,国旗队员严格选拔,由军分区支持派遣正规军人训练,入队有仪式,退役发勋章,全校学生都以成为国旗队员为荣。每周举行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轮流进行。利用宝丰红色资源开展研学活动,班子成员带领全校学生徒步60华里到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研学,同时,带领学生遍览宝丰六大文化,把开学第一课、国旗下讲话、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成人礼等变成宣传党的政策主张、阐释理想信念的重要讲堂;抓住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重大时间节点,抒发家国情怀,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二、德育活动丰富多彩

坚定理想信念,上好思政课。抓好全员育人,把爱党、爱国、做人的教育渗透到所有课堂。梳理各学科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作为教材讲义必学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以开放姿态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统筹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促进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协同,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学校班子成员每周走进课堂上思政课,教学名师、优秀班主任、社会各行业劳动模范、优秀家长等纷纷走上思政课讲台。开设“红色艺术课堂”,创新“党史思政课堂”,打造“红色基地教育课堂”,深化高中生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学生知史爱党,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精神血脉。学校多次组织师生到中原解放纪念馆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教育和洗礼。

三、体育特色精彩纷呈

突出校园足球特色,连年举办校园足球联赛,发挥校园足球“立身健体,立德树人”的作用。持之以恒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活动。每年举办秋季田径运动会、体育艺术节。发展特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行动起来,健康起来,快乐起来。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体育智、以体育人,不断发挥体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目标,着力研究体育德育功能,让学生在强身塑身的同时能够阳光自信、富有朝气、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四、劳动教育有声有色

秋收时节,谷粒饱满。学校组织高二年级800余人,徒步12公里来到宝丰县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游学参观。乡村的风土民情,非遗民俗的历史传承,农耕文旅的生机勃发,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虽然长在农村,可从来没有这么全面了解过家乡。一心要走出去的地方,竟然蕴藏着这么多机遇。”高二(11)班的李卓激动地说:“理解了‘广阔乡村,大有可为’,乡村振兴战略正在推进,考大学我想学农,毕业了回家干一番事业。”

县级高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实践场域,学校将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接地气”“沾泥土”中不断提升自我、快速成长。

充分拓展学校环境育人功能,对校园空余土地进行重新安排归置,建成了省内唯一一家高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宝丰一高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设置农史馆,建设珍稀菌种植方舱,成立4个劳动实践中心,分别是农耕园实践中心、园林养护实训中心、汝瓷烧制技艺劳动实践中心和面点制作培训中心,对应讲授实践庄稼蔬菜种植课程、绿化修剪养护课程、汝瓷模型制作课程、面点制作课程。通过上好劳动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勤俭、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学校是参与全省高中劳动教材编写的五家单位之一,参与编写了“食用菌种植”和“汝瓷烧制”的内容。

五、法治教育形成品牌

校园内建设有法治广场和法治园,艺术化的造型设计巧妙地添加了法治和道德元素,生动形象地向师生传达“学法、尊法、守法、懂法”的法治理念。法治园涵盖多个主题景观,搭载多类型的文化内容,法治语录字字铿锵,润物无声,法治典故短小精悍,教化人心。潜移默化地引领师生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养,成为师生领略法治文化、感受宪法精神的普法阵地。2024年10月,在教育部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中,宝丰一高选手代表河南省高中组喜获佳绩,王炫圭同学获得全国高中组素养竞赛二等奖、赵一静同学获得全国高中组演讲比赛三等奖。此前,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河南赛区总决赛王炫圭和赵一静分别在素养竞赛总决赛、演讲比赛总决赛中荣获高中组第一名。

六、心理健康教育扎实开展

经常性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诸如“与负面情绪和谐相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鼓励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善于觉察、积极转化和释放自身的负面情绪,不要一味地否定和逃避,要积极思考每种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结合自身情况,把负面情绪转化为自身成长的积极资源;“笑对挫折,永不言败”心理健康主题活动通过愉快的游戏让同学们的心灵得到了久违的放松,告诉同学们要正确对待当前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尤其是作为一名高中生,在紧张的学校生活中面临的考试问题,鼓励同学们勇敢说出对考试的看法,希望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同学们减轻压力、快乐学习;“永葆育人初心,做幸福型班主任”是面向班主任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引导各位班主任老师积极参与“心理互动活动”“师生角色互换体验活动”和个人工作经验分享等环节,通过一系列活动,让班主任老师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同时也认识到在遇到学生问题时,要调整心态,常换位思考,在繁重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开展“汝瓷与茶艺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理论加实操的汝瓷茶艺公益课程,让班主任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放松身心的同时,用汝窑器物与茶文化做深度链接,通过体验进一步了解和热爱汝窑文化,并将这一体验感悟分享给更多的学生们。

七、家庭教育卓有成效

根据高中学生特点和家长的需求,我们组建了以刘转玲和周月笑老师等七名心理咨询师和两名家庭教育指导师为核心,多名热心公益的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和热爱家庭教育工作的骨干班主任为成员的家庭教育讲师团。省级名校长、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昝胜利率先垂范,每学期至少为家长上2节课,与家长交流家校共育的愿景和路径。借助清华大学的教育科研资源,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业和生涯规划指导,每月一次的“家长学堂”讲座内容涵盖亲子关系、家庭文化、子女未来发展等涉及幸福家庭建设的核心问题。“家长学堂”综合运用面对面交流,布置家庭作业等多种互动形式来促进家长思想观念的提升和更新,为家风建设、高水平人才的孕育环境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探索。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五育并举,把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在“成就老师,成就学生”办学思想的引领下,以深入实施高考综合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育人方式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注学生核心素养,深化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和协同育人,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创新劳动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实现了从“育分”到“育人”的完美转身,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