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校长话改革 | 关于新高考我们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来源: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   发布日期: 2025-03-07T10:54:53   浏览量:

2025年是河南新高考落地实施之年。为全面展示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经验成果,我们特别推出百名校长话改革专题,邀请全省百名示范性高中以及本科高校负责人聚焦高考综合改革,谈认识、话体会、聊经验、谋发展,用篇篇文章呈现改革智慧。快来一起品读佳作,来一场思想碰撞吧!

 

 

关于新高考我们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作者    李仲冬

 

20229月,河南省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5年全面实施新高考。新高考方案将取消文理分科,取而代之自主选科。不过自主选科设置了前提条件:语数外3门学科必选;物理、历史2门学科中任选1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考试科目中任选2门。简单地讲,就是“3+1+2”选科模式。分值方面保持了总分750分不变,但细节有改变,语文、数学、外语和物理(或历史),这四门学科是以原始分计入总分;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选科是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在高考改革方案中,改革的重点是高考录取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综合评价方案。所谓“两依据、一参考”,是指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择优录取的招生录取机制。


关于新高考,我们将面临以下问题:


一、中学的生涯规划和选课指导能力以及学生的选择能力有限


高中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对社会和人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毕竟年龄小,尤其是高一学生,年龄基本在16岁左右,对于未来的人生目标还难以确定,职业认知水平还很有限,难以做出恰当的选择。高中教师由于自身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规划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也是力不从心。提高高中教师的生涯规划理论知识及指导能力十分迫切。


二、班主任的岗位职责难界定,绩效考核难量化


在根据学生选课情况编班条件下,各个班级情况差别较大,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存在一定的区别,工作量也有较大差别,绩效考核必然出现标准上的困难;除了常规的学生思想管理外,班主任还要指导学生选课、进行生涯规划、参加学考及选考、走班学生的日常管理等等。这些工作如何给班主任计算工作量,是新高考制度下学校管理者要恰当处理的问题。


三、教师的需求不稳定、工作量标准难以测定


由于在不同时期,学生对于选课、未来人生规划的不同,出现某些学科在某些年份被选择多,而有些学科则被选择少,因此就出现了有些学科教师严重不足,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负荷严重超载,而有些学科的教师则出现大量富余,有人没课可上。另外,不同类型生源的学校情况也不同,生源质量好的学校,学生在选课中一般偏理科的较多,偏文科的较少,就出现理科教师不足,文科教师无课可上;而在生源质量较差的学校,学生选课中一般偏文科的较多,偏理科的较少,出现文科教师不足,理科教师过剩。


面对新高考可能出现的问题,借鉴外地的做法,我们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帮助学生做好选课工作


新高考制度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增加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学生可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高考科目参加考试。因此,引导、帮助学生做出恰当的选考科目选择,成为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教育管理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借鉴外地的做法,可以分五步进行:第一,“理论学习”。对教师分层培训,学习新高考理论;对学生利用年级会、班会及宣传栏进行新高考政策宣讲;对家长利用家长会多次进行培训沟通,宣讲新高考方案和学校选课分班方案。第二,“生涯规划”。依据学生高中三年的不同特点,通过高一测试体验、高二个体辅导、高三升学规划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规划教育。第三,“课程体验”。高一开设全部高中课程,各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学科分析指导,让学生在各个学科学习中进行充分体验。第四,“模拟选课”。通过任课教师宣讲、班主任指导、网络系统平台,给学生提供不同的选课组合模式,组织45次模拟选课,在6月份形成最终选课,不再更改。这给了学生充足的机会进行选择。第五,“考试规划”。学校根据高中课程安排、学考和选课时间、学考和选考内容进度,对学生的选考科目和时间、学考科目和时间进行统筹安排,以分散学生课业考试负担。尊重学生选择,但不放任学生选择;指导学生选择,但不强制学生选择。给学生选择的自由,更加注重给学生以科学的指导、充分的体验和充足的机会,把学生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职业生涯融在一起考虑,充分实践了“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未来”理念。


(二)加强对走班教学的管理


新高考制度下,学生“走班”学习成为必然,而“走班”也必然给学校组织教学与学生管理带来挑战。如何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选课的情况组织“走班”教学,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目前主要有4种选课走班模式:1.行政班保留,学科教学全部走班;2.行政班保留,选考组合编教学班;3.行政班保留,选考定二走一;4.组合编行政班+走班。“分层分类组班,个别学生走班”这种选课走班模式,首先是尊重了学生的选课意愿,保障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同时也最大限度上保障了教学班的学生基本固定,便于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班级组建完成并不意味着管理的结束,更不意味着可以依然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管理。对于教师的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学生选课组合的调整、教师的课表安排、不同班级的课表安排、教室的安排等都需要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处理,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


(三)市(县)教育局统筹安排辖区内高中教师的配置


面对各高中教师需求不稳定的情况,如果能够从一个教育行政区域综合考虑平衡,可能会利于解决,即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所辖区域高中进行分类指导发展,并在教师配置上综合平衡,合理动态调配。各个高中要在发展策略上注重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学校强项及优势学科。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