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校长话改革 | 紧随育人新变革 三位一体同发力

来源: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   发布日期: 2025-03-06T20:52   浏览量:

2025年是河南新高考落地实施之年。为全面展示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经验成果,我们特别推出“百名校长话改革”专题,邀请全省百名示范性高中以及本科高校负责人聚焦高考综合改革,谈认识、话体会、聊经验、谋发展,用篇篇文章呈现改革智慧。快来一起品读佳作,来一场思想碰撞吧!

 

 

紧随育人新变革  三位一体同发力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董玉强

 

河科大附中(前身是一拖子弟中学)创办于1957年,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和文明校园标兵。


高考综合改革为学校创新教学模式、推进育人方式变革提供了契机。河科大附中紧紧围绕高考综合改革的“时”与“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联动,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呈现出高质量办学的新气象。


一是建立科学的选课指导体系。学校较早成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组建起一支专兼职生涯教师队伍,建设了生涯校本课程。为了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选考科目,我校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选课指导体系。首先,我们在高一新生入学时便开展了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潜能,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学生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学习动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接着,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职业体验活动和大学开放日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此外,我们还设立了专门的选课咨询办公室,配备专业的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通过这些措施,学生们能够更加理性地做出选课决策。


二是实施全员导师制,提供个性化学业辅导与心理支持。面对高考综合改革带来的新挑战,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学业上的困惑或心理上的压力。为此,我校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业辅导和心理支持服务。学校成立年级导师组,通过每周的年级导师例会,分析研究本年级学生、教师状态及教学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学校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成立学科导师组,引导科任教师将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也注重对学生德育渗透和情感培养。学校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成立班级导师组,围绕学生的学习指导、生活管理、心理辅导和品德教育开展活动。学校充分发挥宿管员的作用,成立宿舍导师组,在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学校充分发挥专兼职心理教师的作用,成立心理健康指导师组,对学生及教职工进行心理普查,并建立筛查档案;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和专题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时排解师生、家长心理困扰。我校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形成了班主任与导师协同作战,教学、德育双轮驱动的全员育人新局面。


三是凝聚学校家庭共育合力。学校一贯重视家校合作,首先是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形成去污化的校园氛围,其次是增强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形成全员教育的强大合力,再就是增强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通过加强家校合作,使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普及到家长群体,可以防止出现家庭环境抵消学校教育的情况。学校尽可能调动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热情,获得家长对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的认同,在此基础上,划好家校共育的“经纬线”,理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任务分工,各负其责、同向而行。


四是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职能。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赴社区、工厂、街道进行劳动实践教育和志愿者活动,在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组织学生走进研究所及实验室,培养学生科学报国精神;走入河科大、洛阳师院等本地高校,获取第一手的院校专业知识;走入银行、医院、法院、电视台等企事业单位,体验真实的职场。通过聘请生涯梦想导师、法制及科学副校长等,拓宽教育途径。在校内推进导师制育人方式改革,力争实现“生生有导师、师师是导师”的发展目标;学校还邀请院士、职业翘楚、优秀校友等到校讲学,聚焦学生素养提升,助力健康成长。


在高考综合改革的背景下,河科大附中积极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和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得到了充分尊重;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转变;学校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这些变化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推动人才培养由单一走向多元,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