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是河南新高考落地实施之年。为全面展示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经验成果,我们特别推出“百名校长话改革”专题,邀请全省百名示范性高中以及本科高校负责人聚焦高考综合改革,谈认识、话体会、聊经验、谋发展,用篇篇文章呈现改革智慧。快来一起品读佳作,来一场思想碰撞吧!
浅谈新高考“3+1+2”改革
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校长 介志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高考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新高考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同时能够更全面、科学地评估学生的能力。从教育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来讲,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更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公正,更好地实现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培养目标。
自2022年6月河南省教育厅发布《河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来,我校为了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改革,学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相关政策,在明确新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怎么招”等关键问题的同时,还就怎样选课走班和怎样组织教学的具体环节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稳步开展。同时,新高考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怎样选课走班
(一)成立领导小组。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预设各种情况及应对办法。预选科之前,年级召开学生和家长动员会,进行科学的选科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预选科的作用是为了解学生想法,了解各种组合人员的大致分布趋势,对班级设置、班主任安排、师资配置有一个基本准确的构想。
(二)模拟选科。在正式选课走班之前进行三次模拟选科,做好选科信息采集,包括学生班级、姓名、成绩(排名)、选科组合等。
(三)选课编班。正式选科时间定在元旦之前完成,正式选科走班之前,根据年级构想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选课走班执行方案。拟定告家长书,选课表发放到每一位家长,家长与学生共同商定自己所选组合并签字确认。年级汇总学生选课情况最终确定各种组合班级数,并最终确定各班主任所带组合和班级类型。
二、怎样组织教学
(一)科学规划各学科课时课节数。新高考分原始分与赋分学科,学校在安排各学科课节数时,除考虑原来各科内容和任务量区别外,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课时安排上充分考虑基础学科区分度大的特点。
(二)课程表要体现科学性与合理性。实施新高考后,因选课走班,排课表难度加大,尤其是我们采用人工排课表方式难度更大。根据课程计划和课节安排,先将每个老师的课程安排进去,然后检查在一个时间点上有无重叠的课程,每个老师的课程是否均匀分布,新老教师搭配是否合理,最后核对每个老师的课时是否与计划一致。
(三)教学内容侧重新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和高考真题。研究高考题与教材的联系,发现高考题考查内容与我们平时教学的差距,学校由原来考查老师是否会做高考题,逐步调整为让老师写出对高考题的分析,从而提高学校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三、怎样实施评价
(一)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在教学内容上,主要看教师能否结合学科课程特点,将高考综合改革理念引入教学,让学生在一定情景中获得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学目标上,主要看教师能否科学、准确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教学重点是否能准确把握,教学过程是否做到重点突出,教材的组织是否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识规律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根据新高考“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模式,我们始终坚持“五育”并举,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五个方面(即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进行了多种尝试,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高考综合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影响广泛,意义深远,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会积极支持和参与高考综合改革,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做出贡献。